港足昨晚(10日)首度在啟德主場館作賽,於亞洲盃外圍賽第3圈C組賽事擊敗印度,入場人數破本港足球賽事紀錄。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副主席、立法會議員鄭泳舜認為,當局應該把握契機發展「主場經濟」及「應援經濟」,稱從商業化和產業化角度而言,現時仍有很多進步空間。他建議,啟德體育園可考慮成立委員會討論未來產業化發展,考慮賽事規劃、公開營銷、票務安排等,亦要發展周邊產品及會員服務,並爭取更多商業機構參與。
鄭泳舜今(11日)於港台《千禧年代》表示,他昨晚亦有入場觀賽,認為氣氛良好,交通安排妥善,對於很多市民入場支持港隊及本地體育感到開心。他稱,香港近年舉辦不同盛事,不少聲音認為一定要邀請外國球星或歌星,但今次球賽印證本地賽事都可吸引大批球迷及支持運動的市民進場,亦讓非忠實球迷感受到球賽氣氛,相信可吸引他們日後再入場觀賽。
對於不少球迷期望購入港足主場球衣,但最終撲空,鄭泳舜坦言感失望,認為現時僅是起步點,未來會再遇到相關情况,周邊產品銷售要作改善,並鼓勵更多商業贊助機構加入,足總亦要思考如何讓更多球迷能購入球衣。
鄭泳舜認為,香港足球發展以往有很多跌跌碰碰,期望當局把握今次機會改革,或在商業方面花更多功夫,增加賽事娛樂元素,並思考如何吸引更多海外球隊來港作賽。他亦透露,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正積極爭取大型國際賽事來港舉行,其中一個國際電競比賽會在今年重返香港。
相關字詞﹕港足 啟德體育園 啟德主場館 鄭泳舜 編輯推介